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12月23日,第二屆國際中文教育專業博士生論壇在浙江師范大學召開。本次論壇由全國國際中文教育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教指委)主辦,浙江師范大學承辦。教指委副主任委員、世界漢語教學學會會長鐘英華,浙江師范大學副校長林一鋼出席開幕式并致辭。浙江師范大學國際文化與社會發展學院院長王輝主持開幕式。
鐘英華在致辭中指出,本次論壇是一次國際中文教育“小先生”和“大先生”的“圍爐談話”,是一個具有理論探討、學術研討、交流借鑒意義的實踐平臺。博士研究生需緊跟世界語言二語教學的理論前沿和現實問題,去跟蹤、吸收、消化、集成、創新。站在中華文化的立場上,以辯證的眼光去審視和看待世界語言二語習得的理論,聚焦中文二語教學,自主構建國際中文教育理論體系。國際中文教育要培養復合型、國際型、專業化人才,專業博士的職業發展能力需要自主驅動,要將自己作為國際中文教育的“小先生”,在廣泛的國際交流合作中“走出去”,通過國際交流、國際實踐的培養過程,逐步成長為“大先生”,為國際中文教育學科及事業作出貢獻。
林一鋼表示,博士生教育屬于高質量教育追求目標中的最高層級,是文化自立自強的關鍵支撐,是人才隊伍建設的重要保障。此次論壇讓大家相聚浙師,圍繞新時代特色化高層次國際中文教育人才培養,聚焦國際中文教育專業博士生職業能力發展、國際中文教育學科建設與理論探索、區域國別中文教育、國際中文教育數智化、中文教育與中文應用、國際中文教育機構及項目發展與管理、國際中文教育與中文國際傳播力等問題,開展深入研討與交流,對全面促進全球國際中文教育提質增效、實現高質量創新發展有著重要實踐意義。
遼寧師范大學教授曹儒代表專家發言,浙江師范大學博士生孫騫代表博士生進行發言。鐘英華、北京師范大學教授馮麗萍、美國馬里蘭大學教授周明朗、華東師范大學教授葉軍、北京外國語大學教授姜飛、北京語言大學教授鄭艷群應邀作大會報告。
鐘英華探討了關于國際中文教育高層次人才培養的現實問題,闡述破解發展瓶頸、體系化搭建專業學位培養路徑、解決專業學位建設的重點問題,認為國際中文教育博士專業學位是國際中文教育高質量發展人才保障的重要途徑。
馮麗萍強調了博士論文研究設計中應重點考慮“研究什么、為何研究、如何研究”三個問題,并結合具體研究實例,分析研究方法的選擇與使用。
周明朗從社區第二語言習得的視角出發,提出了把社區中文傳播管理分為表層管理和深層管理,并對各層面的管理、協調進行探索,以期推動國際中文教育向國別區域中文教育轉型,取得“深耕細作”的效果。
葉軍論述了語言教育,尤其是外語教育正經歷從單語教育到多語教育的轉型,其目的是培養具有多語能力、能夠完成多語多文化理解和融通的多語者,通過超語實踐,在多語環境中利用多語多模態資源,讓學習者在更貼近真實生活的信息交流、情感體驗和思想碰撞中發展多語能力。
姜飛從國際傳播角度闡釋了國際中文教育的復雜性,認為這一概念涉及廣泛、多維的文化概念和思想邊界,超出了教育學范疇,深入涉足政治學、社會學、心理學、文化學和傳播學。國際中文教育和國際傳播戰略呈現出歷史性、精神性和實踐性的深入合流,亟需用戰略傳播整合視角來看待。
鄭艷群基于語言學、教育學與教育心理學、計算機科學等領域的基礎理論和研究成果,探討了如何構建適應智能時代的國際中文教育研究框架。還分析了基于這一理論框架的智能中文教學應用,包括教學模型設計、實踐操作、數據驅動的決策制定等方面的實際價值。
來自華東師范大學、天津師范大學、浙江師范大學的3位優秀博士生代表作大會發言,他們分別介紹了近期的研究成果。來自全國20余所高校的博士生,圍繞區域國別中文教育現狀與發展、跨文化視域下的中國文化國際傳播、國際中文教師發展、作為第二語言的漢語研究四大主題展開研討與交流,充分展現了國際中文教育專業博士的培養質量和學術水平。
國際中文教育為加快中文走向全球、服務世界提供了有力的支撐和保障。國際中文教育高層次人才作為國際中文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的主力軍,將在構建開放包容的國際中文教育格局,促進中外人文交流、人民相知相親和文明交流互鑒中承擔重大的使命,在中外語言交流合作“請進來”與“走出去”中發揮重要的引領示范作用。浙江師范大學已連續兩年承辦國際中文教育專業博士生論壇,該論壇為廣大博士生搭建了學術交流平臺,對國際中文教育高層次人才培養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通訊員:葉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