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作者:劉美萍(中共廈門市委黨校)
應對氣候變化,實現綠色發展是中國式現代化和全球治理共同的重要議題。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黨中央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大戰略決策。從內涵來看,實現“雙碳”目標和推動城市綠色低碳轉型發展具有內在一致性。在“雙碳”目標下,如何實現我國城市綠色轉型發展是一項重要課題。
城市綠色轉型發展的價值意蘊
我國的碳排放主要是以生產領域為主,進而帶動消費領域的碳排放,生產和消費呈現高度正相關性??刂铺寂欧糯龠M經濟發展,短期可以通過控制消費領域的碳排放,增加生產領域的碳排放來獲得發展優先權。
具體體現在:第一,我國的碳排放主要以煤炭為主,一方面體現生產發展的能源需要,另一方面也說明煤炭的碳排放效率如果進一步提高,可為我國的碳排放事業作出巨大貢獻;第二,我國碳排放雖然體量大,但由于國土面積廣袤,人均溫室效應并不明顯,這凸顯了碳排放權益交易的重要性,有利于構建整體的發展優勢;第三,我國的溫室效應主要來自電力、供熱方面,其次是生產、建筑領域,所以,控制碳排放主要針對電力、供熱部門,還要規劃好生產、建筑的碳排放問題。
經濟發展并不必然帶來環境破壞。在環境友好的情況下,經濟也可以保持正常增長,關鍵是找到適合自己的發展路徑。中國經濟在高質量發展過程中要努力提高發展質量,把以碳排放的總量控制為核心的“雙碳”目標作為我們追求的目標。要探索通過優化能源結構、提高能源效率、促進地區碳排放交易等方式來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長遠看,碳中和與經濟發展兼具是最佳目標組合。
在我國經濟發展獲得巨大提升的同時,城鎮化進程不斷加快。在城市的發展中,“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發展理念對城市的舒適性、安全性,生活的便捷性、和諧性以及環境的生態化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城市的高質量發展,既要看增量也要看質量,兼顧經濟發展和人民幸福,在關注經濟總量的前提下,統籌兼顧生活、生態、安全等。
城市綠色轉型面臨的挑戰與制約因素
我國正加快推進工業化進程,發展經濟和改善民生仍然是主要工作,加之能源結構偏碳,實現“雙碳”目標任務依然艱巨。此外,實現“雙碳”目標需要有完善的基礎條件,強大的人才、技術支持,在綠色創新能力方面有自主可控的核心技術和關鍵裝備,在綠色標準體系的構建上比較健全,跨區域溝通協調體系比較順暢,而我國在某些方面仍然比較薄弱。
城市綠色低碳轉型發展還受到多種因素制約,例如,在一些地區傳統經濟比重仍然較高,很大程度上拉動了碳排放量的增加。同時,也要考慮經濟發展的階段和技術水平等綜合因素。人口數量也會影響到能源需求量,進而影響能源消費量。
在環境和資源的雙約束下,規制政策具有規制效應。必須制定科學合理的碳排放政策和建立相應的環境規制,幫助企業降低能耗,促進環保。環境規制應該包括三大類:對傳統企業的環境規制,防止高污染及其形成的污染效應;對傳統企業轉型升級或者嫁接改造的環境規制,引導企業或產業轉型升級;對新興低碳化和綠色企業的規制,主要是引導和示范效應建設。城市發展與城市碳排放之間有著復雜關系,要因地制宜制定碳排放政策,做好環境規制與引導。
促進城市綠色低碳轉型發展的路徑
一個有競爭力的城市,不光有健全的產業、發達的商業、有吸引力的社會環境和服務,還有自我迭代和自我修復能力,促進城市低碳化發展,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前進路徑。
一是調整能源結構,確保我國能源有效和安全。推進低碳化是逐步進行的,不可一蹴而就。當務之急是確定碳減排標準,實施碳減排行動戰略,對碳排放實施總量控制,加強碳排放檢測,逐步減少碳排放的強度和頻次,形成符合城市實際又符合國際標準的、世界先進或適度超前的碳排放行動。我國要積極采取碳減排措施,推行低碳生產模式和低碳生活模式。
二是促進新興產業發展,提高社會服務水平。發展新興產業主要有三條路徑:一是使用新技術,形成新產業。二是傳統產業經過新技術改造,形成改造產業或者新品質產業。三是把不盈利的公益活動,通過產業化的方式進行運作形成新產業。隨著我國制造業的轉型升級,繼續發揮工業企業的乘數帶動效應,新興工業和新興產業會不斷融合發展,高端制造業、新技術產業、新興服務業等會不斷提高城市的品質。
三是加強環境規制,提高城市轉型發展的可持續性。不同城市實施不同的規制辦法,同個城市不同區域也可以實施差別化的規制辦法。在不同環境規制水平下,我國各類投資的碳減排作用存在差異,環境規制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各類投資發揮積極碳減排作用。要有明確的準入和退出機制,促進低碳和綠色產業發展。還要實施環保責任制,避免高污染企業進入,實行誰批準誰負責。
四是促進碳排放交易,協調不同地區發展權和環境權。碳排放交易是一個可交易的配額制度,富裕地區可以向落后地區購買一定的碳排放權,雙方在一定程度上交換環境權和發展權,充分利用資源,有利于盤活地區經濟。